传统节日“氛围感”为何越来越浓?
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逛一场流光溢彩的灯会,看一场浪漫绚丽的“打铁花”……这个元宵节,哪一项才是你所期待的“打开方式”?
不出十五都是年。过年期间,不少网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抢红包、晒礼物等线上活动热度不再,各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却频频刷爆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一时间,传统非遗拉满了节日“氛围感”。
福建“游神”、甘肃社火、广东舞龙等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为什么可以引发共鸣,实现“现象级传播”?当传统节日遇上非遗文化,还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味这抹浓浓的非遗年味。
▲2月13日晚,民间艺人在重庆融创文旅城文旅湖上表演水上打铁花。张成勇 摄/视觉重庆
春节前夕,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察看节日市场供应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情况。他特意叮嘱:“春节期间,各地可以多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节日更喜庆、更欢快。”
事实上,在节日“氛围感”更足的普遍感受中,非遗活动的广泛开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直播、短视频等新型传播方式的加持下,传统非遗也在这个春节迎来了多个“高光时刻”。
甘肃社火中因神韵豪迈而火出圈的“醉关公”,潮汕地区因动作阳刚洒脱迅速走红的“中华战舞”英歌舞,随福建“游神”一同走红短视频平台的“咚咚咚”背景音乐……春节期间,一个又一个依托非遗元素的传播热点就像跑起了“接力赛”,其影响力、持久力、传播力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
以某短视频平台为例,截至2月23日,该平台上关于“福建游神”的话题播放量已突破56亿次,“潮汕英歌舞”话题播放量超54亿次,“社火”话题播放量超20亿次。
非遗元素借互联网爆火,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无论是年轻人的“血脉觉醒”,还是老一辈的不尽乡愁,散落在中华大地群英荟萃的非遗文化,凭借其雅俗共赏的独特魅力,正以一种蓬勃而强势的姿态重回主流视线,在新时代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这是民族文化的一大幸事,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大喜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在传统节日与非遗文化的“双向奔赴”中,年味越来越浓,文化味越来越足。一次次出圈、破圈背后,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热气腾腾、活力满满的中国。
▲2月23日,北碚区勉仁小学开展“华彩少年贺元宵”活动。秦廷富 摄/视觉重庆
在“醉关公”怀抱孩童为其“点红”的视频下,有网友留言自己“不知为何就感动得掉泪”;在潮汕英歌舞视频的留言区,无数网友表示为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到“热血沸腾”。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力量,催我们勇毅前行。
传统非遗中,有何千钧之力?
将注意力转化为生产力。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密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财富密码”。受制于传播方式,过去许多优秀的非遗文化,只能在大众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生长蓄力,这也为今天的百花齐放、惊艳亮相埋下了伏笔。
以哈尔滨为例,依托冰雕这一精湛的非遗技艺,其每年打造出的“冰雕大世界”在冬季文旅市场独具竞争力。这个冬天,当地文旅部门巧妙抓住“尔滨”梗这一网络热点,顺势推动了城市营销的“尔滨现象”。据大数据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
将凝聚力转化为内驱力。非遗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魅力不减,就在于绵亘其中的精神纽带,和涓涓细流一般的精神动能。
比如潮汕英歌舞刚劲洒脱、气势如虹,这也与潮汕人团结、敢闯敢拼的特点一脉相承。每年的英歌舞表演,对于遍布全球的潮汕人而言都是一场意义重大的盛会,不远千里也要亲临现场,青年孩童竞相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英歌舞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艺表演,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塑造。
将软实力凝结为促发展的大合力。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非遗文化就是散落在中华大地的精神“宝藏”,其中蕴含着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文化软实力驱动发展硬实力的磅礴伟力。
在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新春非遗之夜》特别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新疆维吾尔族手鼓、重庆铜梁龙舞、广东赵家狮南国醒狮团等来自全国各地异彩纷呈的非遗表演,各族人民同心同力、携手共进的时代画卷在这一刻变得生动而具象。
▲春节期间,位于渝中区的十八梯传统风貌景区,深受游客青睐。杨奇 摄/视觉重庆
如何让传统节日中的非遗“氛围感”越来越浓?
创新探索“非遗+”,非遗传承要求变、敢变、善变。此次非遗文化搭乘短视频快车出圈走红,是一个好的开始,更是一次难得的启示。网络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也是群众的关注度。面对“泼天流量”,非遗传承也应学会从善如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顺势完成从“土味”到“国潮”的华丽嬗变。
春节是最具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非遗传承应借助春节的聚合效应、辐射效应和倍增效应,创新“非遗+旅游”“非遗+美食”“非遗+文创”“非遗+电商”等发展方式,借助直播、短视频、文旅活动等新手段和新平台,策划培育现象级“爆款”产品,推动非遗产业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
在元旦、元宵节等重要节日,多地旅游景区、购物商场便纷纷引入了打铁花这一极具观赏性和吸引力的非遗表演活动,在实现快速引流的同时,也为消费者营造了更多具有互动性和体验感的新消费场景。
警惕“流量陷阱”,非遗“变形计”不能变色、变味。在新一轮“非遗热”带来的巨大流量中,只有保持取舍有度的定力,抢抓机遇实现从“蹭流量”到自带流量的阶段性转变,警惕非遗文化过度娱乐化、商业化的不正之风,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不栽跟头。
近日,在福建福州长乐区举行的“游神”活动中,某“网红”扮演“赵世子”抢神像风头的行为就引发当地网友不满。有媒体指出,对于这类“碰瓷”传统民俗的行为,蹭热度、傍话题都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弄虚作假,不能冒犯公序良俗,更不能挑战法律底线。
积极放大声浪,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小屏”登上世界舞台。墙内开花墙外香,借助此次“非遗热”掀起的传播热潮,创新开展海外推广活动,积极做好国际传播,打造更多具有全球辨识度和影响力的非遗文化IP,将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当地时间2月11日,普宁南山英歌队用一曲《英歌雄风》的英歌舞表演“炸街”英国伦敦市中心,锣鼓声与呐喊声此起彼伏,吸引多达70万人现场围观;2月10日,在加拿大里士满的一座商场内,精彩的舞狮、舞龙表演则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拍照留影。
走红出圈的是浓浓的中国年味,沉淀下来的是坚实的文化自信。年味中凝聚的满满“氛围感”,又何尝不是人民群众可感可触、可亲可及的幸福感、获得感。
元宵至,月团圆,愿夜夜似今宵,新年胜旧年!
责编丨程正龙
责校丨郑钰潇 王祥
审核丨饶思锐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带货出海,中国主播如何拥抱新蓝海
● 市委书记两次提舆论监督,彰显怎样的底气
● 考公就是为躺平?不行!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